远牧点成立党小组,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

2022-04-21 11:27:5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文佳

徐勤 江雪 川观新闻·阿坝观察 王鑫

“再过几天,我们的牧民就要从冬季牧场转到夏季牧场,这座桥是必经之路。”4月21日,在九寨沟县玉瓦乡玉瓦寨村一处小河沟旁,乡党委书记切保一行正在查看便桥建设进度。

施工现场,桥墩已经建设完成。据施工人员介绍,这座桥长6米,宽4.5米,高3米,预计10天后能建成通行。

听到这个消息,同行的村支部书记冷朱泽里十分高兴。他说,“别看条河现在小的像水沟,一到夏天,这条河的水流量很大,前年还发生过泥石流。”

以前,这里只有一座木头便桥,车辆不能过,夏天还有安全隐患。“党小组给我们反映之后,我们积极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用于便桥建设,除了现场这座,还有2座在同步建设。”切保说。

玉瓦乡地处九寨沟县西北部,下辖三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34.9平方公里,共567户,2207人,是典型的半农半牧乡镇。其中,牙热牧场是全县最远的牧场,与甘肃省迭部县多尔乡接壤,由于不通公路,每次前往需要步行8小时左右。

由于距离较远,远牧点组织覆盖比较困难。同时,随着牧民需求的日益多元,不创新党建方式会导致群众工作机制不够顺畅,进而出现便民服务难、社会治理难、发展致富难等难题。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我们结合村情实际,在2016年开始了探索远牧点党建,并在2021年总结出“1335”模式。”切保解释,“1”是建立远牧点党小组,两个“3”分别是做实三项服务——红色代办、马背宣讲、结对联系,以及三治并进——以法治“定纷止争”促和谐、以自治“共治共享”建家园、以德治“春风化雨”淳民风。“5”是推动五个转变,一是思想意识转变,二是生活环境转变,三是生产方式转变,四是基础设施转变,五是产业布局转变。2019年该村人均收入16556元。

如今,“1335”模式运行越发成熟。说到这里,牙热党小组组长如迫神秘地告诉记者,桥通之后,远牧点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说完,他带着记者走进了村委活动室,指着院坝中摆放的生态厕所说,“这次转场就要把它们运到远牧点组装使用。”

原来,夏季牧场牧民一年要生活3月,由于路远加上运输不便,生活条件十分简陋。切保说,“为了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同时保护生态,我们不仅采购了生态厕所,还有太阳能照明设备和大型净水器。”

除此之外,党小组还有一项重要作用,就是调解边界纠纷。

如迫介绍,由于牙热牧场与甘肃省迭部县多尔乡接壤,上个世纪双方常常发生摩擦,90年代双方达成协议同放牧,但关系一直比较平淡。

直到玉瓦寨村党小组成立后,双方频繁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关系越来越和谐融洽。切保说,“就在今年1月,迭部县与我们开展了共建活动,预计5月左右,我们也将前往迭部共建。”

“我们和迭部县还加强了信息沟通,如果牛跑过界,大家会相互打电话联系,现在两边的牧民还时不时到对面聚聚,就像回家一样。”冷朱泽里说,党小组建立后为大家带来的便利还远不止此,比如,村上新增了牦牛、藏香猪养殖等集体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切保表示,下一步还将依托远牧点党建的建立健全,围绕产业发力,拓宽玉瓦寨村群众的增收渠道,增加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