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梨原上“潮”③|梨叶也“新潮”,搭档藏绣成畅销文创产品

2023-03-18 00:22: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文佳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王鑫

3月17日,随着梨花争相绽放,位于金川县庆宁乡的世外梨园景区游客中心人头攒动。值得注意的是,游客中心旁边的一处小摊,不仅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还有本地人在“凑热闹”。

只见小摊前的架子上挂着造型各异的挂件产品,其中最“招客”的产品一个是叶子外形,中间被掏空装上熊猫等饰物的挂件;另一个同样是叶子外形,两面则绣着平安、福等字样和图案的挂件。

陈秀娟摊位上的“平安绣”挂件。王鑫摄

“莫非是真叶子上绣的?”“叶子这么薄这么脆,咋个绣得起嘛?”听着顾客的讨论,老板陈娟笑着说,“这的确是从树上摘下的梨树叶子做的,其中的刺绣产品是结合我们嘉绒藏族的藏绣技艺创作的。”

金川世外梨园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原生态、高海拔雪梨种植区,具有上百年的栽种历史、110余万株的成林规模、100余公里的分布广度,搭配高原阔谷的雄伟地貌,梨花盛开时宛若仙境,因此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称号。

“一花、一叶、一果”……丰富的梨资源是金川人重要的经济来源,其中“一叶”指秋季梨叶红的美景,用梨叶搭配小饰品和藏绣做成特色挂件,是陈娟对“叶经济”的新“解读”。

“饰品挂件制作相对容易,价格是28元一件,藏绣挂件制作复杂,价格是188元一件,目前摆摊两天一共卖出了40多件。”说起收益,陈娟高兴起来。

“平安绣”制作过程中的“敲肉”步骤。陈娟摄

44岁的陈娟是土生土长的金川县咯尔乡人,对藏族刺绣有着深厚的感情。藏族编织刺绣传统手工艺是国家级非遗,在她记忆里,朴实的母亲靠着做藏绣工艺品让自己和弟弟完成了学业,所以陈娟对藏绣十分热爱、感恩。

于是,陈娟将传承发扬藏绣当做自己的“使命愿景”。2021年,陈娟注意到了叶绣技艺,并在2022年10月远赴山东自费学习,经过10天的线下培训和几个月的线上学习,陈娟掌握了叶绣技艺。

“现在的市场上不缺产品,但是缺少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金川的梨让人惊艳,我就想到把两者结合起来。”陈娟说,去年她便开始尝试,经过多次失败后,才将藏绣和叶绣成功结合,带着对梨的情怀,她将这种叶绣命名为“平安绣”。

“平安绣”经过陈娟的摸索改良,共有清洗、煮叶、敲肉、漂白、上胶、晾干、挑选、画图、刺绣等9个步骤,每个步骤还有不同讲究。“比如煮叶,等到叶子透亮就必须捞起,敲肉就是用牙刷把叶肉一点点敲掉。”陈娟介绍,一张“平安绣”从绿叶到成品要经过20天细心制作,100张梨叶最多出10张成品。

国家级非遗技艺藏绣与梨叶的结合产品—“平安绣”。陈娟摄

如今,当地已有10多人跟着陈娟学习制作“平安绣”,其中6人能制作简单的饰品挂件,“平安绣”有1人能制作。“在刺绣过程中,为了不伤到梨叶的纹理,只能用略粗于发丝的细针。”陈娟说,虽然上手有难度,但这门手艺只能由人工完成,产品也很受欢迎,目前的“平安绣”订单已排到五月了。

谈到“平安绣”的下一步发展规划,陈娟胸有成竹。“产品形式上,我还在研究生肖刺绣和身着嘉绒服饰的人物简笔画,同时也想免费教更多人,让大家在农闲时有个能挣钱的手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