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蔡海燕 王鑫
“松潘这边的硬件条件和桐乡差异不大,只是工作标准有些差别,得结合本地学情教情调整,也不能直接把我们那边的模式照搬。”9月19日,刚到松潘县教育局督导科挂职不足一月的陈志平,上任首周便在开学工作检查中找准了教育援助的“精准切口”。

初到松潘,陈志平聚焦学校督导核心工作,在对比两地开学检查差异后,针对性提出食品安全优化建议,对于其他工作,陈志平表示,“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松潘这边的管理模式也是比较合理的,符合当地的学情教情。”
谈及未来5个月的规划,他条理清晰:“首先要完成本年度教育系统六次对接援助,目前已和桐乡学校对接,计划10月至11月将相关活动开展好;其次要推进名师课堂同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课后评课环节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最后按督导室要求,做好学校基础督导工作。”

在松潘县的七一藏文中学里,同样来自桐乡的体育老师费国兴已在这里挂职一年多。费国兴谈到,桐乡与松潘的体育教学各有特色——桐乡已推行更具计划性的大单元教学,器材种类更丰富;而松潘七一藏文中学的大课间,除广播操外还融入藏族特色舞蹈,民族文化氛围浓厚。“我们是互相学习,我把桐乡的教学经验带来分享给本地老师,同时也从他们这里汲取民族文化教学的灵感,让体育课更对松潘孩子的‘胃口’。”
据悉,自桐乡与松潘结对以来,已有7名桐乡教师奔赴松潘支教,8名松潘教师赴桐乡交流学习,两地共有15对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常态化分享教学心得。同时,资金与物资援助也持续跟进,2021年至2023年,桐乡教育局每年定向捐赠松潘50万元,2024年至2025年每年捐赠10万元;结对学校还送来冬装校服、书籍、学习用品、运动器材及教学设备,今年桐乡市中山小学还计划为松潘青云小学援助1万元资金,为“家门口的学校”配齐“教学装备”。
帮扶成效最终落在学生成长上。截至目前,已有49名松潘学子赴桐乡学习,17人在浙江实现稳定就业。今年下半年,2021级宋健豪、2022级赵英齐与扎西东周3名同学,则响应国家号召入伍,其余毕业生也在浙江找到了心仪工作。
如今,桐松教育帮扶正从“输血”向“造血”升级。通过智慧教育搭建优质课堂同步通道、强师工程培育“带不走”的骨干教师、名校引领引入先进管理体系、多元协作汇聚社会捐赠力量,两地正共同推动每一所松潘“家门口的学校”成为高质量育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