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蔡海燕 王鑫
“第一次坐直升机看自己的家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当时我带着70多岁的奶奶一起坐,本来还担心奶奶身体不适应,结果她全程都很兴奋激动!”9月23日,来自若尔盖县唐克镇低空飞行中心的藏族地勤人员豆干措,谈起不久前陪伴家人体验低空飞行时的感受。

若尔盖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若尔盖县唐克镇低空经济于今年3月开始调研启动,6月26日实现首飞,短短100天,完成了从蓝图到落地的跨越。这背后,离不开由浙江援建、总投资335万的若尔盖县2025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我们这里是全国首个高原低空经济运营项目。”若尔盖县通航文旅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熊婧飞介绍,公司目前共有四名机长、三名地勤,都是浙江公司派来的骨干。同时还招收了9名本地未就业大学生进行地勤培训,并计划从中选拔4到5名到浙江进行无人机和研学教师培训。“他们对我们输入技术、资金和人才,我们也去向他们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各民族团结交融的生动体现。”

机长教员付晗拥有超过15年的飞行经验,但在高原飞仍是全新的挑战。“第一次在这边飞行非常震撼,下面是成群的牦牛、绵羊和湖泊。”他坦言高原飞行殊为不易,“其实最重要的是对直升机功率管理的精细准备,这与平原飞行差异巨大。”截至目前,他已在若尔盖上空飞行超过100小时、370架次。
自6月26日正式首飞至7月中旬,若尔盖低空试点黄河九曲第一湾和花湖生态这两条航线已累计飞行约300架次,实现收入40万元。
展望未来,公司运营规划清晰分为三期:从若尔盖县内景区观光,扩展到阿坝州范围内的巡查、救援、防火,最终迈向人才培训、航空研学等更广阔领域。当直升机桨叶划过高高原的蓝天,它承载的不仅是游客的惊叹与本地人的自豪,更是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