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乡“三招”破发展之困

2025-09-26 20:46: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文佳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蔡海燕

9月25日,走进松潘县黄龙乡三舍驿村,茶马古道文化风格的建筑整齐排列,红灯笼点缀其间。古道驿站里,泽仁磋大姐正在打扫客房,“以前种地,野猪常来捣乱,累死累活收入还不稳定。现在当客房服务员,一个月稳稳当当3500元,轻松多咯!”

黄龙乡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黄龙景区腹地,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核心区。然而,这个户籍人口仅897人的乡镇,曾长期面临“生态红线多、人才流失快、产业基础弱”的发展困境。“要让这方水土养好这方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道难题。”黄龙乡党委书记梁永介绍。

难题如何破解?近年来,黄龙乡抢抓国家公园建设历史机遇,以人才引领、对口援建、文旅融合为三大抓手,奋力探索“国家公园+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乡村振兴,首要是人才振兴。”梁永介绍。近年来,黄龙乡与6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协议,共建人才工作站;柔性引进14名专家教授,开发出8类培训体系,累计培训了党员干部500余人次;引进一名川农大博士潘翔挂职为副乡长。“我的研究方向是风景园林中的国家公园,黄龙乡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核心区,可以为我们的高校科研成果提供最直接的转化平台。”

除此之外,黄龙乡还采用了“积分制”方法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用“产才融合”的方式留住人才。梁永介绍,“我们从过去搞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现在的阵地建设和业态培育。今年引进的7家公司正全面运营徒步、生态体验、熊猫民宿、温泉酒店等项目,目前效果很不错。”

在三舍驿村的一个十字路口,一座名为“桐乡亭”的建筑静静矗立,寓意“桐乡情”,铭记着浙江省桐乡市的千里帮扶。“对口支援是双向奔赴、共同发展的平台。”梁永说,黄龙乡特别注重“浙江理念+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

在浙江对口支援资金400万元的助力下,三舍驿村完成了中国传统村落修复和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通过“景村融合+公司化运作”模式,整村运营茶马古道主题民宿,户均年租金增收2万元。

近年来,黄龙乡还引进了霸王蹄花连锁店、矿泉水厂、河道漂流、数字化生态种养殖等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贯通发展。“去年我们探索出‘校、地、民、企’四方合作机制,以共赢、共建和共享为目标。”梁永谈起文旅融合的总体思路,通过资源整合、业态创新,以及数字赋能的方式,串联起农旅、文旅和体旅,以此实现多元增值。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