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杨玉红 王鑫
“畲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凤凰装是他们的文化符号。”6月25日,在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身着传统服饰的乡村职业经理人徐小小接待了来自黑水县的40名学员,并介绍起畲族的民俗文化。

学员们欣赏着这别具特色的服饰、银饰时,文化馆里一组栩栩如生的微缩场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拇指大小的人偶正在演绎畲族传统婚嫁仪式,从服饰纹样到乐器细节都精致传神。“非遗原来可以这样鲜活地呈现。”学员康珠发出赞叹。
沉浸式展示让大家直观感受畲族文化,更鲜活的体验在婚俗展区上演。“我们把传统婚俗拆解成多个互动环节,既活化文化传承,又为当地妇女创造就业机会。”活动负责人应燕解释道。

其实不仅服饰和婚俗是当地文旅的一大“卖点”,就连一碗酒也有讲究。龙峰民族村红曲酒坊负责人雷天星介绍,“红曲酒酿造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酒坊以非遗技艺为支柱产业,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百万元,带动发展民宿17家,提供就业岗位30个,形成‘非遗+产业+旅游’的融合模式,既保护了非遗,又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非遗+”“+非遗”让莪山畲族乡旅游成为周边独树一帜的存在,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从民俗文化、红曲酒到民族服饰再到婚俗展演特色美食,整个环节为黑水学院展示了非遗在文旅发展中的“用法”和“效果”。这也让黑水西尔镇麻窝村的三登杨初深受启发,当即与雷天星互留联系方式。“青稞酒是我们的特色,也想来借鉴这个模式。”三登杨初说。

单说资源,黑水的实力不容忽视。据了解,黑水县拥有140项非遗,且类型多元,其中2项国家级非遗。如何将资源转化为文旅发展和乡镇振兴的底气和“加分项”,让学员们讨论热烈。

学习在课内也在课外,晚上餐桌上的一道芝士土豆也让大家兴趣满满。餐厅将土豆蒸熟后一分为二,挖出部分压成泥与少许牛奶搅拌,装回后在上面铺上芝士烤制,绵软的口感加上微甜的味道获得了学员的肯定。“我们黑水盛产土豆,品质也好,这样做是不是江浙一带游客更喜欢吃?”一天下来,思维碰撞的火花持续在学员间“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