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杨玉红 王鑫
“猪草割了吗?猪都喂了没有?”6月26日,黑水县创业女青年康朱正乘车赶往学习地,由于牵挂自家1000多公里外的上千头藏香猪,她趁赶路的时间打电话询问情况。“这次学习的机会很难得,但还是放心不下家里的藏香猪,怕没有喂好。”康朱说。

放心不下,是因为康朱养猪不易。“养猪的过程中,我经历了疫情、自然灾害、缺乏销路等问题。”康朱回忆,现在之所以还能坚持这份初心,靠的是每次咬牙坚持,因此她对藏香猪的感情格外深厚,就怕自己的猪吃不饱、生病。
康朱养殖的藏香猪也不一般,它们“大名”叫色湾藏香猪,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少有的高原型放牧猪种。作为黑水县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色湾藏香猪的存栏量已超阿坝州藏香猪存栏总量的八成,年产值已1.68亿元,占黑水县一产产值的29%。

如今,在黑水县委、县政府和浙江对口支援的帮助下,康朱藏香猪的销路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把产业做好,这也是她为啥这么忙还要抽空来学习的原因,同时也源于学习的地方对她来说意义非凡,这就是浙江省千鹤村。
上世纪50年代,千鹤村妇女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建设。毛泽东同志就此作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重要批示。

“现在,我们妇女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建德千鹤品牌运营人员王士萍说,近年来,千鹤村通过打造妇女精神纪念馆、红色研学基地传承精神,同时培育巾帼创业带头人,发展民宿、手工艺等产业,形成“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妇女赋能”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她们敢想敢拼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喜欢折腾,现在的想法就是想将直播做起来,学习浙江的品牌运营思路,将藏香猪的品牌做起来,把产业发展好了,村上的人也能一起享受发展红利。”康朱透露,接下来预计花30万元左右提升圈舍改造,以做好保暖排污工作,为自家藏香猪销往香港做准备。
有体会的不只康朱。“学习交流千鹤村的历史,能让人们更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实践根源。”黑水县色尔古镇色尔古村妇联主席阿格姐说,千鹤村的学习交流意义,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传承,更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