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蔡海燕 王鑫
迎面的鸭棚咖啡馆扑来浓醇香味,稻田里饱满的稻穗随风涌动。10月21日,四川阿坝黑水县4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走进浙江杭州萧山横一村,这片曾以苗木种植为主、村集体收入仅三四十万元的土地,该村凭借“稻子、柿子、院子”三张金名片,蜕变为了妥妥的“网红村”,如今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产品多样客流稳定,再次晋升成为一座有持续热度的“长红”村。

“横一村抓住‘千万工程’再深化的机遇,统筹开篇布局,走美丽乡村与美丽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黑水县扎窝镇西里村的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次学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后提出了想法,“我们黑水有彩林节,也有藏香猪、红脆李、凤尾鸡和中蜂等,能不能也打造这样的IP产业链?”
在杨次学看来,黑水县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还有雪山、藏寨、羌雕等,但没有横一村这样集农业、休闲、研学、运动、创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他说,“黑水也可以利用优势资源,尝试打造这样的共富平台。”
当天下午,考察团一行还走进了“枫桥经验”陈列馆和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在这里,深刻了解“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的运行机制,实地感受了“三上三下三公开”治理策略成效。从线上受理到线下联动,从多元调解到结果反馈,代表委员们仔细聆听,并不时记录。

“我们黑水的一些乡村,有时也会产生邻里矛盾,调解起来常常要费不少周折。今天看到‘枫桥经验’这么成熟的运作模式,真是打开了新思路。”在诸暨市“枫桥经验”陈列馆里,来自黑水县石碉楼乡的政协委员阿合局说道。
在栎桥村廉政教育基地,工作人员生动讲述着每一段清廉故事、介绍每一项村规民约。来自黑水县西尔镇瓦扎村的纪检委员金花看得格外仔细,“基层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栎桥村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金花说,这次考察学到了很多经验知识,“我这次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后就要和我们村‘两委’商量,怎么把我们的‘三务公开’也做得这么细致、这么接地气。”

一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从萧山横一村的盘活乡村资源、打造农旅特色,到诸暨栎桥村的民主法治的示范点,黑水县的代表委员们边走边看、边学边议,将‘浙里经验’带回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