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阿坝观察 蔡海燕
“梭罗沟村的蔬菜基地不仅让农户生产实现‘两季变三季’,更蹚出了一条高原蔬菜标准化发展的新路径。”11月17日,理县农业农村水利和科技局高级农艺师古强介绍,随着上周最后一批高原莴笋、大白菜采收完毕,这片承载着希望的蔬菜基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梭罗沟村位于理县县城西部,平均海拔2600米,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洁净无污染。在这里生长的莴笋、大白菜等高原蔬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在2024年以前,这里和全县多数地方一样,蔬菜种植以散户为主,平均亩产不足1.5万斤,价格受市场波动大,平均生产成本2000左右元。“种得多、赚得少”是农户的心头愁。

今年以来,理县源理农业联合省农科院园艺所,创新推出了“公司+科研院所+农户”的合作模式,即科研院所重点围绕新品种引进、集约化穴盘育苗、整地施肥、移栽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技术支持;公司按照亩产15000斤,市场保底价0.6元/斤收购销售;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统一育苗、统一农资、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收等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解放了约200名劳动力,带动了3户种植大户、2家合作社。
如今,理县高原蔬菜播面3万余亩,以朴头镇为核心,辐射带动了古尔沟镇、米亚罗镇和上孟乡等乡镇的4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去年,全县蔬菜总产值37781.45万元。今年预计产量11.72万吨,农业增效、群众增收的根基愈发牢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理县农业农村水利和科技局联合省农科院,在古尔沟镇大沟村高原蔬菜基地开展了2025年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播种莴笋、大白菜等123个新品种,开展高原大白菜精准肥水管理、莴笋病虫害减药控害等16项新技术研究与示范。
从梭罗沟村的“点状突破”到全县的“全域布局”,理县推动“一园、四区、五中心、两平台”的“1452”蔬菜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建设,将单个基地的技术经验、模式创新系统化推广,推动高原蔬菜产业从分散种植向集群发展跨越,也为阿坝州内其他蔬菜产业县(市)提供了宝贵借鉴。

展望未来,理县将持续发力完善大白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申报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壮大链主企业,扩大订单农业覆盖面,通过丰收节、农交会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让高原蔬菜成为全州农业提质增效的“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