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阿坝观察 刘文佳 视频/松潘县融媒体中心
7月4日,在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伴随着阵阵掌声,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正式开馆。
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开馆仪式
四川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是岷江的发源地。公园不仅具有净化水源、涵养水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等作用。同时,为成都平原提供丰富水资源和为公园内各种高原湿地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育提供了优良生存环境。
“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而科普馆便是公园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松潘县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李娴说,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的建立也是为了通过科普宣教工程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关注湿地,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全貌
占地3500平方米的科普馆矗立在九黄沿线边,馆内被分成了自然厅、文化厅、科技厅三部分,“展厅分为三部分也是为了让大家逐步了解和感受岷江源的自然之源、生命之源、人文之源。”李娴说,馆内对整个湿地公园的湿地分布情况,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等都进行了科普。还通过一些机械的互动,让游客了解特色湿地的情况,比如有个二维半湿地场景,游客可以坐在石头上,通过重力感应召唤出相应的湿地特有动物。这种形式也增加了和游客们之间的科普对话。
不仅有湿地、森林、野生动物等与岷江源息息相关的自然知识,馆内包含的独具松潘特色的民俗文化及红色文化科普,同样吸引了前来参观的游客。“在这条通道里,我们将通过行进式的4个场景故事,体验红军过松潘草地的红色岁月。”讲解员介绍着红军过草地的故事,一旁来参观的小学生们静静地聆听着先辈们的故事。讲解员介绍,馆内还可利用摄像头捕捉和数字科技创作,进入模拟还原的沙窝会议场景,将人们一秒带回长征年代。
认真听讲解的学生们
“松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都是松潘的一部分。”李娴介绍,科普馆虽然今天才开馆,不过已经吸引了很多游客自行前来参观。
据介绍,2019年12月,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被国家林草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除了科普馆对岷江源的生态进行科普宣教以外,我们还聘请周边牧民做我们湿地公园的管护员,不定期请专家团队对湿地进行科研监测等,以保护岷江源的生态。”李娴说。
(图片由松潘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