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徐中成
8日13日,总投资1.28亿元的阿坝州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建成投运。据介绍,这也是阿坝州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鱼类增殖放流站,将以川陕哲罗鲑繁殖及保护研究为重点,同时满足巴拉水电站和大渡河上游鱼类栖息地生境保护区的鱼类增殖放流以及救护任务,并补充工程河段的珍稀鱼类资源量。
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投运仪式。
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建有亲鱼培育车间、鱼种培育车间、鱼苗培育车间、综合培育车间、科研楼等,将依托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主要开展野生亲鱼捕捞、亲鱼驯养、催产孵化育苗、苗种培育、增殖放流等工作。
“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成投运,将成为川陕哲罗鲑人工繁殖研究的又一重要基地,将为开展野生亲鱼捕捞、亲鱼驯养、催产孵化育苗、苗种培育、增殖放流等工作创造更好条件。”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营方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放流川陕哲罗鲑、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大渡软刺裸裂尻鱼,远期增加放流青石爬鮡和黄石爬鮡。
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的鱼苗培育车间。
在阿坝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勇看来,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建成投运,将有利于对大渡河上游川陕哲罗鲑等珍稀特有鱼类从繁殖、洄游、救治及栖息地维护等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系统保护。“特别是开展珍稀鱼类繁育、恢复和保护等水生态重大技术研究攻关,能有效保护大渡河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物种多样性,改善天然水域水生生物种群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川陕哲罗鲑已于2021年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该物种的种群规模和分布区域急剧萎缩。我省阿坝州马尔康市、阿坝县、红原县、壤塘县是川陕哲罗鲑的主要历史分布区之一,目前仍是主要分布区和产卵场所在地之一。
脚木足河是长江流域岷江水系最大支流大渡河的主源。如何保护好此流域内的川陕哲罗鲑等珍稀鱼类?“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申报大渡河上游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编制《阿坝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2025年》。”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书俊说,长期以来,阿坝州高度重视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构建和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采取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强化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加快川陕哲罗鲑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严打非法捕捞等措施。“仅今年以来,全州共放流各类珍稀鱼苗200余万尾。”
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的鱼苗培育车间。
一直以来,巴拉水电站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发展理念,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致力于川陕哲罗鲑的繁殖研究和保护。自2009年起,巴拉水电站先后委托四川省农科院水产所、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水产所平行开展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研究,并投入打造了马尔康茶堡河、成都崇州鸡冠山两个驯养基地。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已掌握川陕哲罗鲑的捕捞、救护和运输等技术,并取得人工繁殖研究的重大突破,在2016至2019年成功繁殖子一代鱼苗数千尾,目前长势良好,具备一定的种群规模。
脚木足河流域鱼类增殖放流站效果图
“从2016至2022年,我们已分别在马尔康市、阿坝县和雅安市芦山县开展川陕哲罗鲑、齐口裂腹鱼、重口裂腹鱼等鱼类增殖放流四次。”四川足木足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积极践行川陕哲罗鲑综合保护行动计划,还在今年8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启动的2022年川陕哲罗鲑栖息地种群重建活动中,放流青海省玛柯河流域的川陕哲罗鲑就来自马尔康茶堡河基地人工繁育的子一代鱼苗,这将助力青海栖息地种群重建。